办公室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

【文章来源:】 【发布人:凌新】 【发布时间:2016-04-20】 【点击量:

皖教职成〔2016〕3号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省属中专学校,有关高职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关于“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的要求,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近期下发了《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号),从2016年起,在全国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教职成〔2015〕10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现就开展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展示学校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体现。对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与社会沟通,强化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学校管理和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重要意义,要通过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持续诊断和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准确把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基本原则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主要分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质量年度报告、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质量年度报告和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分级负责。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由省教育厅在教育部的总体部署下统筹实施,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全省的统一安排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指导和推动辖区内各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和向社会公布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分步实施。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分步骤开展。我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市区域内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及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率先公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其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逐步向社会公布本校、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持续改进。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重在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教育质量报告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持续诊断和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明确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发布方式

(一)主要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应反映本地区本年度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具体编制参考提纲见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要紧扣本年度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展示人才培养状况、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学校党建等情况,总结提炼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具体编制参考提纲见附件2。

(二)发布方式。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可采取新闻发布会、网络公开等方式及时向全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监督。省教育厅将在安徽教育网、安徽职业与成人教育网等网站上开辟专栏,向社会发布省级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并公布各学校和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本地教育官网上设置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专栏,公布市级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及本辖区内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相关工作信息。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及时将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上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经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向社会公开发布。省属中专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按照属地原则,报送所在地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三)发布时间。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公开发布时间为每年11月30日前。同时,各市教育局应将市级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及辖区内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于每年12月底前公布省级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自2016年起,淮北市、滁州市、马鞍山市、宣城市等4个市区域内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及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其它市区域内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公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自2017年起,省教育厅、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均应向社会公布本地区、本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四、有关要求

(一)明确报告的主体和责任。各中等职业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主体。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推动辖区内各学校开展好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定期公布工作,做好本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工作。省教育厅负责统筹推进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发布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二)强化组织保障。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人;要加强对辖区内各学校撰写发布教育质量报告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报告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小组,并安排专人开展工作。

(三)加强抽查监督。省教育厅将对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情况、文稿质量等进行抽查,并对抽查情况进行通报。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要引入第三方参与年度报告编制工作,增强报告的客观性和可信度。省教育厅将委托省教育评估中心参与开展省级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对各地各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抽查等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职学校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展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交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附件:1.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参考提纲

2.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参考提纲

安徽省教育厅

2016年4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参考提纲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包括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和总体办学规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高中阶段普职招生比例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2设施设备。包括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3教师队伍。包括专任教师数及生师比、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数、“双师型”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包括学生德育工作情况、学校文化建设情况、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毕业率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2就业质量。包括毕业生数、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本地就业率、初次就业月收入、创业率、企业满意度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3学生发展。包括毕业生升学情况、毕业生就业后发展情况、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等。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包括区域统筹专业布局情况、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结构优化、专业与当地产业吻合度、贡献率等。

3.2质量保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信息化、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技能竞赛等。

  3.3教师培养培训,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

4.校企合作

4.1政府主导,包括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等。

4.2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现代学徒制试点、。

  4.3 学生实习及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4.4 集团化办学情况。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满足度等。

5.2社会服务。包括培训服务、社区教育、技术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等。

5.3对口支援。包括区域对口帮扶、对口扶贫等。

6.政府履责

  6.1经费投入。包括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等。

6.2政策措施。包括保障区域普职协调发展的政策、发展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推进校企合作、落实教师编制、重点改革、创新试点等。

  7.特色创新。以案例(3个以上)的方式反映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针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附件2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参考提纲

1.基本情况

1.1发展规模。当年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2设施设备。包括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3教师队伍。包括专任教师数及生师比、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数、“双师型”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包括学生德育工作情况、学校文化建设情况、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毕业率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2就业质量。包括毕业生数、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本地就业率、初次就业月收入、创业率、企业满意度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3学生发展。包括毕业生升学情况、毕业生就业后发展情况、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学生选择学校就读的意愿等。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设置。包括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专业与当地产业吻合度、贡献率等。

3.2工学结合,包括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

3.3创新创业,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培养、创新教育实施、创业实践等。

3.4课程建设,包括专业课程体系、知识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素质课程体系等。

3.5教材资源,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

3.6教师培养培训,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内部人事管理情况等。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4.2 学生实习及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包括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情况等。

5.2社会服务。包括培训服务、社区教育、技术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等。

5.3对口支援。

6.特色创新。

7.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